蜂胶产品质量让人不放心
本报实习记者刘洋报道
近日,卫生部办公厅再次强调,将蜂胶产品纳入管理范畴,不得将其作为普通食品原料生产经营。这一举措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蜂胶,这一近年来备受百姓关注的天然抗菌物质,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市场现状和产品质量问题?
蜂胶,源于蜜蜂从胶源植物中采集的树脂类物质,其安全、无毒、温和、有效的特性使其备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蜂胶产品的年销售额持续攀升,已达到约30亿元。蜂胶因其在蜂产品中的高利润被誉为“黄金产业”。
在蜂胶市场的繁荣背后,产品质量问题却日益突出。中国蜂产品协会副会长、中国蜂协蜂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吕泽田高级工程师透露,市场上存在大量假冒伪劣的蜂胶产品。有的使用树胶替代蜂胶,有的则完全使用油脂类物质冒充。调查数据显示,问题蜂胶产品占样品总数的比例高达24.4%。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产品虽然印有国家或卫生部的保健食品编号,但其中实际含有的蜂胶量却微乎其微,甚至完全没有。这种情况对消费者构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我国蜂胶原材料产量有限,每年约为350吨,提纯后的蜂胶产量不足200吨。市场上的蜂胶产品销售额却远超正常水平。其原因在于部分企业利用普通食品生产许可证或蜂制品QS认证非法生产经营,以及大量无进口保健食品批准手续的“进口蜂胶产品”充斥市场。违规的蜂胶产品广告也屡禁不绝。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整个蜂胶市场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针对这一情况,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日前发布了《蜂胶国家标准》。这一标准的实施,旨在解决蜂胶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新标准对蜂胶及蜂胶乙醇提取物的定义、感官要求、理化要求及试验方法、生产的特殊限制要求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对非蜜蜂采集、经人工加工而成的任何树脂胶状物也进行了明确界定,不得称之为蜂胶。
吕泽田强调,随着蜂胶国家标准的实施,消费者可以根据感官和理性指标来判断蜂胶的质量。他提醒消费者,在选购蜂胶时,应认真查看产品的批准文号,凡是标注其他地方批准文号的均为无效。不论是国产还是进口蜂胶产品,都必须标注有批准文号和卫生部规定的保健食品标志。
专家还建议消费者在选择蜂胶产品时,应关注产品的生产工艺、原材料来源以及企业的信誉度。提醒广大消费者要理性消费,不要被一些夸大的广告宣传所迷惑。在选购过程中,如有疑虑,可以向专业人士咨询或寻求相关机构的帮助。
《蜂胶国家标准》的实施将为蜂胶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市场向规范化、健康化方向发展。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提高警惕,理性选择,确保自己的健康权益。蜂胶产品的生产及选购指南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蜂胶产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作为生产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获得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专项保健食品生产许可证,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对于消费者而言,选购适合自己的蜂胶产品同样重要。在选购时,应根据自身体质的具体情况,选择标明具有相应保健功能的蜂胶产品。不同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需要不同的保健功能,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至关重要。
除了根据体质选择产品外,消费者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检验蜂胶产品的质量。其中,要求售货员当面进行稀释冲饮试验是一种有效的方式。高品质的液体蜂胶产品,在用温水稀释后,应散发出蜂胶特有的清香气味,颜色金黄透亮。
口感上,高品质的蜂胶产品微苦、略涩,并有微麻感和辛辣感。这些特征都是高品质蜂胶的标志性特征。相反,如果蜂胶产品出现黑褐色漂浮物和沉淀物,可能是稳定性差、有效物质析出的表现,消费者应谨慎选择。如果产品颜色晦暗混浊有异味,可能是超量使用乳化剂的表现,同样需要留意。如果颜色浅淡,则可能是功效成分含量低所致,也不宜选购。
选购蜂胶产品时,消费者应保持警惕,通过观察和试验来辨别产品的真伪和优劣。生产企业也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希望广大消费者能够根据自身需求,选购到满意的蜂胶产品,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