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鱼生的人要注意这些隐患!吃法不当害健康
鱼生,乃是生鱼片之佳肴,以未经烹制的鲜嫩口感赢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在广东沿海地区,其受欢迎程度可谓盛极一时。品尝美味之时,我们不能忽视潜藏于其中的隐患。
新闻时有报道,那些平时钟爱鱼生的人,竟被诊断出患有肝吸虫病。更甚者,因感染严重而需手术切除部分肝脏。何为肝吸虫?
肝吸虫,是我国感染率极高的寄生虫之一。其幼虫寄生于淡水螺及淡水鱼、虾体内。常见的鲢鱼、胖头鱼、鲤鱼、青鱼、草鱼、鲫鱼等,均有携带这种寄生虫的可能。当这些幼虫被人类摄入体内后,会在肠道孵化,进而进入胆管,在其中筑巢安家。肝吸虫病的发病过程较为缓慢,轻度感染时可能无明显不适,但感染严重时则会出现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肝区隐痛、肝肿大等症状。随着成虫在胆管内大量繁殖,可能引发胆管胆囊炎、胆石症等多种并发症。长期感染肝吸虫的人,更有可能面临肝胆癌症的风险。早在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所已将肝吸虫列为胆管癌的一类致癌物。
看似无害的鱼生,竟隐藏着如此大的风险!那么,鱼生爱好者如何在享受美味的同时预防这些隐患呢?
许多人认为,通过蘸芥末、酱油、醋等调料可以杀菌。虽然这些调料确实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要杀死鱼生里的寄生虫却并不容易。确保足够的芥末和醋的浓度及浸泡时间才能有效杀虫,而这样的条件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实现。有说法认为深水鱼类的寄生虫较浅水鱼类的少,这虽有一定道理,但也不是绝对。值得注意的是,海水鱼体内的寄生虫相对容易杀死,而淡水鱼体内的虫卵即使低温冷冻也难以彻底消灭。在食用选择上,应尽量避免生吃淡水鱼,优先选择海水鱼制作鱼生。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几乎全民皆将吃鱼生视为一种习惯。他们在享用鱼生之前,会进行低温冷冻处理。刚捕捞上来的鱼,不会未经低温处理就直接上桌。超低温冷冻可以杀死99%以上的寄生虫,这是一种安全度极高的食用方法。高温同样能有效杀死寄生虫。为避免寄生虫病的侵袭,我们应尽量避免生吃或半生不熟的水产品。如果非要品尝,一定要确保其经过彻底的加热处理。
在享受鱼生美味的我们必须提高警惕,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确保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