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
备案登记政策调整及其影响
一、备案登记政策调整概述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对外贸易法》进行了修改,自2022年12月30日起,删除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的相关规定。这一调整意味着,企业在进行进出口业务办理时,将不再需要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各地商务主管部门也已停止办理此项业务。
二、当前进出口业务办理要求
1. 海关报关单位备案
企业在开展进出口业务前,仍需要向海关提交备案。备案过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完成:
现场办理:企业可以携带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均需加盖公章)、授权委托书及《报关单位备案信息表》直接前往海关进行办理。
数据同步:企业在办理营业执照时,可以选择将数据同步推送至海关,实现跨部门业务联办,简化备案流程。
线上申请:企业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海关”平台或“单一窗口”提交《报关单位备案信息表》来完成备案。
2. 备案材料简化
企业提交备案材料时,只需提供《报关单位备案信息表》,无需再提供原备案登记相关证明。对于外商投资企业,还需要补充提供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备案回执。
三、政策调整的影响
1. 优化营商环境:取消备案登记简化了企业准入流程,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成本,有助于促进贸易自由化,优化营商环境。
2. 衔接注意事项:虽然政策有所调整,但企业仍需关注海关、商务等部门的要求,确保合规完成进出口资质的申办。
四、常见疑问解答
1. 如何查询历史备案信息?
企业可以通过地方商务部门或商务部官网查询原备案记录。
2. 是否有地方特殊要求?
由于政策的具体实施可能因地区而异,部分地区可能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政策或细化流程。企业在办理进出口业务时,建议提前咨询当地海关或商务部门,以确保合规操作。
这一政策的调整为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提供了便利,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有助于提升我国的贸易竞争力。企业也需关注政策变化,确保自身业务的合规性,以适应新的贸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