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吃得少也会胖
一、基础代谢率的差异
从婴儿时期开始,我们的身体就有着最高的基础代谢率,简称BMR。随着岁月的流逝,特别是在我们步入20岁之后,BMR逐渐与年龄成反比。在这一阶段,女性相较于男性,更容易储存脂肪。这是因为女性的BMR较男性低6-10%。当BMR降低,身体无法消耗的热量只能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而身体最喜欢储存脂肪的部位在臀、腰、腹、臂以及大腿。
二、活动量的减少
在青少年时期,由于活动量大,即使摄入较多的食物,体重仍然可以得到控制。一旦生活形态发生改变,或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缺乏运动,而食量保持不变,人就容易发胖。活动量的减少意味着热量无法消耗,如果饮食不进行适当的调整,就会导致脂肪的过度积累。
三、体质的差异性
我们的体质可以分为动物性体质和植物性体质。动物性体质属于酸性,而植物性体质则为碱性。酸性食物的代谢废物较多,代谢过程受到较多阻碍,体内滞留的毒素也多,这会导致基础代谢率降低。而碱性食物主要来源于蔬果,代谢废物较少。在饮食上我们应该努力改善体质,使其更加健康的偏向弱碱性。
四、饮食习惯的误区
1. 吃东西的速度过快
从“口”到“饱”,神经传递至少需要20分钟。如果吃得太快,可能在还未感觉到饱的时候就已经吃下了大部分食物。放慢速度可以减少热量摄入。
2. 偏食
偏食容易导致某些元素的缺乏,造成代谢不完全。现代人往往重视蛋白质的摄入而忽视蔬果类的摄取,这导致脂肪比例上升,纤维质缺乏。长久如此,慢性疾病和肥胖就会随之而来。
3. 不正确的进食顺序
在中餐中,通常是先吃饭菜再加汤,这样容易导致过量摄取。正确的进食顺序应该是:先喝汤,再吃蔬菜,然后是蛋白质(如鱼或鸡),再吃饭(最好在餐后半小时吃水果),以避免过度集中进食。
4. 不吃正餐,吃零食
这种饮食习惯也是导致肥胖的一个原因。不吃正餐会导致身体的新陈代谢受到影响,而零食往往含有高热量和高脂肪,长期如此容易导致脂肪堆积。为了保持健康的体重和体态,我们需要关注自己的饮食习惯,保持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