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固体垃圾年产超80亿吨 处理投资增长3.7倍
垃圾围城:如何破局,走向无害化处理之路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生活垃圾的数量激增,许多城市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困境。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发布了《“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旨在引导和支持各地加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
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总投资将达到约2636亿元。在这一期间,我们将形成每天87.1万吨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确保与垃圾产生量相匹配。
填埋是垃圾的最终处置方式。在规划过程中,我们强调因地制宜,选择安全可靠、环保、节能、适用的垃圾处理技术。对于东部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短缺、人口密集的城市,我们优先采用焚烧处理技术。卫生填埋作为基本方案,在具备相关资源和条件适宜的地区被广泛采用。到“十二五”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中,选用焚烧技术的比例将达到35%,而在东部地区,这一比例更是高达48%。
垃圾分类是源头控制垃圾数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每个居民都能参与的一环。规划鼓励居民对生活垃圾进行干湿分类,降低厨余垃圾的含水率。我们还将完善以社区废品回收站为基础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适应分类垃圾的处理设施。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积极推动餐厨垃圾的分类收运和处理,力争达到每天3万吨的处理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规划对厨余垃圾处理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将选择有条件的城市和县城,继续推动餐厨垃圾的单独收集和运输,建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鼓励使用餐厨垃圾生产油脂、沼气、有机肥等,并加强其利用。
与“十一五”期间相比,“十二五”期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的投资金额将增长3.7倍,达到约2636亿元。为了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规划鼓励地方投入为主,同时充分利用银行贷款、外国或金融组织的优惠贷款和赠款。
据专家估算,我国每年产生的城镇固体废弃物超过80亿吨。若不进行妥善处理,将成为巨大的污染源;但若加以循环利用,则可产生巨大的能量和有价值的资源。加强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不仅是为了应对当前的困境,更是为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打破“垃圾围城”的困境,走向无害化处理之路。废钢铁回收的无限潜力:从节约资源到环保升级
在这个时代,资源日益紧张,环境压力逐渐增大,废钢铁回收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同时也为保护环境作出了重要贡献。那么,废钢铁回收的价值究竟有多大呢?让我们深入一下。
想象一下,我们每回收一吨废钢铁,就可以从中炼出高达0.9吨的新钢。这不仅意味着废钢铁的再生价值极高,更代表着我们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回收废钢铁进行冶炼,我们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相较于使用矿石进行冶炼,回收废钢铁的成本降低了约四成七。这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润,也为整个社会减轻了经济负担。
废钢铁回收的益处远不止于此。它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冶炼过程中,传统的矿石冶炼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而使用废钢铁进行冶炼则大大降低了这种污染。具体来说,废钢铁回收冶炼可以减少空气污染高达七十五个百分点,减少水污染更是高达九十七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我们的环境将因此得到极大的改善。
回收废钢铁还有助于减少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开采。随着矿石资源的日益减少,废钢铁回收成为了一种可持续的资源获取方式。它让我们能够在满足工业需求的更好地保护地球这一唯一的生态系统。更为宝贵的是,通过废钢铁回收,我们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对原材料开采的依赖,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
废钢铁回收不仅为我们带来了经济效益,更为我们带来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这个资源与环境日益紧张的时代,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废钢铁回收的重要性,积极推动其普及和应用。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通过废钢铁回收,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不仅仅是一项产业的任务,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