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疑因感情问题凌晨杀妻屠子弑父母
悲剧之夜:乡村公路上的惊魂时刻
凌晨的石柱县黄水镇万胜坝村笼罩在一片沉寂之中。突然,一声噩耗传遍村庄:凶手田应学在家中的一场血腥暴行,带走了四条无辜的生命他的妻子冉孟芬、岳父李地楷、岳母谭运兰以及他们的小女儿田曼林。他们的年龄分别是40岁、67岁、65岁和仅4岁。
狭窄的乡村公路变得泥泞不堪,正在融化的冰水让路况更加恶劣。这条路通向田应学的家小山沟生产队。当地居民马培芳指着路边的山坡说,那里的积雪已经覆盖了两天,那是田应学制造血腥惨案前一天所下的那场大雪。
当马培芳在路上遇到熟人谭宜兰时,她追上去搭话,她们两人都在1月17号那天看到了田应学家二楼卧室里的血迹。昨天,她们冒着严寒,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只为过去看看热闹,看看是否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家中遭遇如此巨大的变故,田应学的儿子大毅心中充满了悲痛。在面对这场悲剧时,他并没有怨恨父亲,只是后悔没有提前一天回家。他说:“若有来生,我希望爸爸能改变他的性格。”这句话透露出他对父亲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家庭悲剧的深深遗憾。
当警察押着田应学指认现场时,李地楷的侄儿李人文目睹了这一切。他永远不会忘记田应学的表情。尽管被牵制,田应学依然笑着给大家打招呼,精神状态非常好,这是李人文认识他多年来精神最好的一次。居民们凑过来看热闹,他们的表情比田应学凝重。
李人文问:“真的是你杀了两个老人,还有芬儿和小崽崽吗?”田应学轻松地回答:“是。”当被问及为何做出这样的行为时,他皱起眉头,无奈地摊开双手:“我也是没有办法,没有办法。”
黄水镇,田应学与冉孟芬的住所一片狼藉,地上仍然留有未清理的血迹。李地品预感到这场悲剧的发生。两个月前,田应学自杀未遂后,她就觉得这个家迟早会出事。她说,那次争吵后,冉孟芬就消失了,谭运兰从村里找到镇上,质问田应学要人。虽然她不知道谭运兰是如何逼迫田应学的,但田应学曾拿起刀往自己胸口扎。幸好被人阻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几天后,冉孟芬从县城回来,说是去散心。
除了李地品,田应学的大儿子大毅在事发前一天也有预感。那天下午3点,他接到父亲的电话,听到父亲说母亲和汪万才要害他。大毅说:“爸爸说这些话我觉得很奇怪。”第二天回到镇上后才知道家里发生了大事。他的弟弟小波也证实,父亲曾到学校找他并给了他一张银行卡和一串数字。
面对这场悲剧,我们不禁思考: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家庭悲剧?如果有机会重来,这个家庭是否有可能改变命运?悲剧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深层次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社会问题。大毅坦然面对,毫无怨恨之情。事情已经发生,再多的恨也无济于事。他深知,现在自己是与弟弟相依为命的唯一亲人,他渴望与父亲相见。
如果重庆晨报能够联系到他爸爸,他会深情地说:“谢谢你赋予我生命,父亲。你对我们兄弟俩一直照顾有加,你在我们心中永远是一个好爸爸。如果有来生,我期望你能改变一下自己的性格。我曾经亲眼目睹妈妈与汪万才的交往,也听到过爸爸妈妈因此产生的争吵。妈妈我也曾试图劝解过。我深感遗憾,为什么在16号晚上没有赶回黄水。如果我早点回家,也许能阻止爸爸妈妈的争执,结果或许就不会是现在这样了。”
重庆晨报问道:“你想念爸爸回来吗?”大毅沉默片刻后回答:“我希望能够和爸爸继续生活在一起,他能够继续照顾我和弟弟。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这一切似乎变得非常困难。”
当重庆晨报问及未来的打算时,大毅表示:“我会先与亲戚们共同处理外公、外婆、妈妈及妹妹的事情。接下来,我想继续完成学业。毕业后,我将努力工作,赚钱供弟弟读书。关于读书的费用,我可能会先找亲戚们借一些。”
这位年轻人的话语中透露出他对家庭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他的故事让人感动,他的决心让人敬佩。面对生活的重重困难,大毅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勇敢,努力前行。他的故事将激励许多人,让他们明白,只要有爱和坚持,就能克服一切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