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瘦身 >>

攀登者观后感 攀登者观后感一千字

瘦身 2025-08-22 14:14瘦身减肥www.jianfeiren.cn

在历史的洪流中,总有一些瞬间被永恒地镌刻在时间的脉络上。特别是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1960年5月25日和1975年5月27日,这两个日期无疑是最为闪耀的星辰。那一天,中国登山队的队员们以超凡的勇气,挑战了自然界最严酷的极限,实现了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壮举。他们的足迹,在雪山之巅刻下了永恒的印记。

电影中的故事围绕着这一壮举展开,为我们揭示了背后的时代注脚和攀登精神。

一、国家尊严的攀登

影片中的老队长在临终时的嘱托:"中国人的山必须自己登上去",这句话昭示了攀登背后的深沉的国家意志。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每一次对极限的挑战都是对国家尊严的捍卫。当年的登山队员们在登顶后,由于缺乏影像资料而遭到西方的质疑。这激发了他们背负起"证明国家主权"的使命,历经十五年的蛰伏,再度挑战极限。他们心中的信念是:"我们连命都不要了,还要什么照片",个体命运与国家荣辱已经紧密相连,密不可分。这种坚定的信念,在1975年李国梁为保护测量设备坠崖牺牲时达到了悲壮的顶点。他的生命,化作了一个标定国土主权的基准点。

二、人性光辉的展现

在零下70度的极端环境中,人性的温度却愈发炽烈。队员们展现出的人性光辉,让人感动。方五洲为救队友放弃摄影机,曲松林赤脚搭建人梯导致截肢,徐缨顶着肺水肿坚持气象监测……他们的选择无不体现了在绝境中的人性光辉。正如哲学家萨特所言:"英雄不是比别人更勇敢,而是比别人多坚持五分钟。"在这些队员身上,我们看到了超越自我、超越极限的人性光辉。

三、攀登精神的传承

影片结尾处,白发苍苍的方五洲仍仰望雪山,暗示攀登精神已超越具体历史事件,成为永恒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在当代得到了延续和传承。无论是北斗团队在太空的"攀登"导航精度,还是潜航员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攀登",亦或是扶贫在悬崖村的"攀登",都是对攀登精神的践行和传承。正如登山家马洛里所言:"山在那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有需要征服的"第二台阶",而真正的攀登者,永远在路上。

当镜头掠过珠峰顶飘扬的五星红旗,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地理坐标的征服,更是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这种"攀登者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屹立不倒的密码。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挑战自我,超越极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中秋节和国庆节的手抄报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jianfeiren.cn减肥人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