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周无症状感染者为何持续增加
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双重压力,上海近期的本土疫情呈现反复态势,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数量出现明显增长。自3月4日至5日,短短两天内,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分别新增了16例和28例。这一变化让许多区域采取了闭环管控措施以配合防控筛查,网友们的疑惑也随之增多: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为何突然增加?为了解答这些疑问,记者特地采访了权威医学专家。
连日来,由于境外输入病例增多,这一波本土疫情的背后反映了变异株特性的变化。上海作为国内接收境外航班最多的城市,其面临的境外疫情输入压力持续加大。此次流行的病毒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这一变异株的感染者表现出许多“无症状”的特性。所谓无症状感染者,是指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但却没有出现相关症状,且肺部没有影像学特征变化。
专家分析指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自身特点与感染者的临床表现密切相关。在疫情初期,变异株病原体易导致下呼吸道感染,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无症状感染者相对较少。而像2003年的非典病毒,也是冠状病毒的一种,其病原体容易引发重症。相比之下,此次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症状较轻甚至无症状,这是许多感染者呈现无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大规模的人群免疫接种工作已经展开,这也是无症状感染者比例上升的原因之一。截至2022年2月15日,上海已有超过九成的人口完成了疫苗接种。疫苗接种后形成的“免疫墙”,增强了人群的免疫力,意味着病毒在体内不易大量繁殖。即使病毒载量被检测出来呈阳性,其毒力也难以发挥(即没有症状)。胡必杰教授表示,对于无症状感染者,按照诊疗方案来处理的话,可以被归为轻型病例。上海目前对这些人群采取的是严格的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并在满足条件后才能解除隔离观察。
在此背景下,专家也提醒公众不要忽视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他们可能是处在疾病早期尚未出现症状的人群,因此早期细致的流调工作对于及时拦截潜在感染者至关重要。同时呼吁市民要充分认识到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并继续坚持防疫措施和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发现不适,应立即佩戴医用口罩前往附近的发热门诊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