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气雾剂可以消灭蚧壳虫吗五月脆蚧壳虫如何防治
红蜡蚧是何物?六月不杀虫,七月徒伤悲!这六种蚧壳虫防治的绝佳时机,你掌握了吗?
你是否知道,害虫的生命周期中,卵和幼虫时期是防治的最佳时机?特别是对于那些难以杀灭的成虫来说,如蚧壳虫。蚧壳虫种类繁多,广泛分布并侵害多种农作物、果树和林木。它们中的红圆蚧、褐圆蚧、康片蚧、矢尖蚧、吹绵蚧以及康氏粉蚧等,都是常见的害虫。
这些蚧壳虫的危害症状包括叶片、枝条和果实的损伤,会导致叶片发黄、枝条皮层爆裂,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枯死,并引发煤烟病。它们的繁殖能力强,虫体微小,习性隐蔽,抗药能力强,尤其是成虫后,背部的鞘翅板会分泌蜡质层,保护自己免受药物攻击。
那么,如何在这群顽固的害虫面前取得胜利呢?关键在于抓住它们的生长周期中的关键时期进行防治。蚧壳虫的第一代若虫出现在4月下旬到6月底,这是防治的更佳时机。从7月到9月底,第二代蚧壳虫会出现少量若虫。但到了9月底之后,随着气温下降,蚧壳虫会进入休眠期,此时就不再是防治的最佳时期。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以下五种蚧壳虫的种类及其发生高峰期:
1. 吹绵蚧:在北方地区,第1代卵和若虫盛期在4月中下旬至6月;在南方地区则有所不同。
2. 矢尖蚧:若虫发生盛期在3~4代区4月中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等。
3. 糠片蚧:一年中有三个相对高峰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和9月上中旬。
4. 红蜡蚧:大多数地区一年发生一代,虫卵孵化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
5. 日本龟蜡蚧:每年发生一代,次年3-4月活动并吸食树液,麦收期间是产卵盛期,6月下旬卵开始孵化。
防治措施包括:冬季进行清园消毒以降低来年孵化基数;抓住关键时期进行药物防治,特别是每年的5~6月大多数蚧类的若虫期。可以选择的药剂包括毒死蜱、螺虫乙酯、噻嗪酮等。
"红蜡蚧是什么?六月不杀虫七月徒伤悲!"记住这六种蚧壳虫的防治时机,并在关键时期采取行动,是战胜这些害虫的关键。不要等到七月才后悔没有抓住六月的防治机会。防治脆蚧壳虫,保护家园植物的生机专业建议与策略
你是否为家中的植物长了蚧壳虫而烦恼?如何有效防治五月脆蚧壳虫,保护我们的栽培环境呢?让我们一起这个问题。
一、均匀喷药,提高防治效果
在防治蚧壳虫的过程中,喷药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措施。务必确保喷药均匀周到,无论是枝梢、叶面、叶背、叶柄还是果梗,都要细致喷到,不留死角。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防治效果。若喷药后48小时内遇到降雨,还需及时补喷。切记,过早停止喷药或过晚开始喷药都会影响防治效果。
二、改善栽培环境,保护利用自然天敌
单纯的化学防治并非长久之计,我们需要从改善栽培环境入手,保护并利用自然天敌。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还能维护生态平衡。
1. 增强树势,提高抗虫力。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增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其对虫害的抵抗力。
2. 推行生草栽培。这样的栽培方式可以为瓢虫类、小蜂类等自然天敌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有利于它们的繁殖。
3. 控制后期用药。秋季是介壳虫天敌如跳小蜂、蚜小蜂、金小蜂等多种寄生蜂的发生量大的时候,此时应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选择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并尽可能减少喷药次数,以充分发挥天敌的作用。
三、注意关键节点,正确选择用药
在蚧壳虫的防治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节点。特别是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这是蚧壳虫的若虫孵化期和产卵期,也是防治的最佳时机。尚未形成蚧壳,比较容易防治。但此时正是幼果期,对于还没有套袋的果园,喷药时要避免使用毒性较强的有机磷农药。可以选择阿维菌素、啶虫脒等较为安全的药剂。对于已经套袋的果园,可以使用毒死蜱、等药剂。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果农会错过6月这个关键节点,在蚧壳虫的蜡壳形成后用药,这样效果会大打折扣。防治要趁早。
提醒大家,转载文章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并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进行核实。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明,我们将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让我们一起努力,保护好我们的植物和栽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