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瘦身 >>

2人在小区群对骂14个月被判相互道歉

瘦身 2025-04-19 10:22瘦身减肥www.jianfeiren.cn

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揭示了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交织的纷争。在这个案例中,两名业主因小区微信群内的持续对骂长达14个月,并引发线下冲突,最终被判决互相书面道歉并在相关微信群公开。这一事件为我们揭示了网络言行的法律责任与后果。

事件起源于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纷争:在业委会公共收益公开的问题上,业主孙某与王某首次在微信群发生争执。孙某将住房改为商用开设培训班的行为引发了王某作为业委会成员的反感,双方矛盾由此激化。他们之间的冲突并未止步于此。线上争论不断升级,双方在微信群和QQ群中使用了充满攻击性的语言。这种持续性的谩骂甚至从线上蔓延到了线下,孙某深夜锤击王某家门,双方发生了肢体冲突并报警。尽管经过调解未果,双方最终选择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端。

法院在审案过程中深入了解了双方冲突的整个经过,仔细研究了他们提交的聊天记录证据,厚度达到了惊人的两到三厘米。经过审查,法院认定双方的言论包含低俗、贬损性词汇,公然丑化了对方的人格,均构成了名誉侵权。法院作出了判决:孙某和王某需要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向对方书面道歉,并在原来的微信群中进行公开道歉。如果他们没有履行这一判决,法院将采取公告形式强制执行,并由责任方承担费用。

这一案例启示我们,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言论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他人的权利和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民事主体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我们在网络上的言行也应当遵守公序良俗,尊重他人的权利。网络上的辱骂行为不仅损害他人的名誉,还可能使自己面临法律责任。这一案例提醒我们,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我们都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避免让矛盾激化并寻求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争端。

上一篇:一网约车女司机称遭肢体侵犯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jianfeiren.cn减肥人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