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95名投资者获赔2.8亿开始到账
一、案件背景与进展概况
在科创板上市的泽达易盛(天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泽达易盛”),近期因证券发行文件和年报中的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引发了广大投资者的关注。这起案件的涉事主体包括公司本身、其实际控制人、高管以及中介机构等共12名被告。在2023年4月,证监会已对该公司进行了行政处罚^[2][5][8]^。
回溯诉讼进程,首起诉讼源自2023年4月28日,当时有12名投资者向上海金融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损失^[1][5]^。随后的日子里,这起案件持续发酵,引起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在2023年7月,中证中小投服代表投资者提出了特别代表人诉讼,法院采用了“默示加入、明示退出”的规则,最终确认了7195名适格投资者(其中1名选择退出调解)^[5][8]^。经过几轮协商和调解,最终在2023年12月达成调解协议。至12月26日,调解协议正式生效^[1][8]^。
二、赔付实施的详细情况
在赔付方面,这起案件实现了全额赔偿,赔付总额高达2.8亿余元。令人瞩目的是,单个投资者最高获赔金额达到了500余万元,而人均获赔约为3.89万元^[2][6][7]^。关于赔付金额的分配和到账时间,上海金融法院通过财产保全机制确保了泽达易盛在濒临退市时仍具备赔付能力。随后,法院依托司法保护平台完成了资金划转。至2024年1月10日,赔偿款被划转至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随后迅速分发至每位投资者的账户;至1月15日,全部赔偿工作完成^[6]^。
三、案件的影响与意义
此案作为全国首例涉及科创板的特别代表人诉讼以及证券集体诉讼和解的第一案,其影响深远。通过“默示加入”机制,此案降低了投资者的维权成本,同时通过调解方式实现了纠纷的实质性化解,为资本市场的法治化建设树立了典范^[1][2][8]^。这不仅是对投资者的权益保护的一次重要实践,也为未来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这起案件不仅关乎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更是资本市场法治化建设进程中的一次重要里程碑。它提醒我们,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投资者,都应在法治的轨道上行事,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与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