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鹿的故事 敦煌莫高窟壁画九色鹿的故事
敦煌莫高窟第257窟内的九色鹿壁画,一幅鲜活呈现了北魏时期佛教经典《鹿王本生》故事的画卷。这幅壁画是佛教故事与卓越艺术技能的完美结合,将古老的道德教诲以视觉的形式呈现,让人回味无穷。
故事的核心内容引人入胜,描绘了九色鹿的仁慈与背叛的对比,以及最终的因果报应。首先是九色鹿在恒河边救起溺水者调达,这只毛色绚丽、角白如雪的九色鹿,仅仅要求调达对其行踪保密。当王后梦见九色鹿并要求获取其皮,国王悬赏捉拿时,调达因贪图赏赐,背叛了当初的誓言,引兵捕鹿。当九色鹿被围困时,它无畏地质问国王,揭露调达的忘恩负义,最终使国王感动,下令全国禁猎。而调达则因自身的贪婪和背叛,遭受了全身生疮恶臭而死的惩罚,王后也郁郁而终,九色鹿则重获自由。
这幅壁画在艺术表现上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其构图新颖独特,采用“两端开始、中间高潮”的横卷连环画形式,将救人与背叛两条线索并行展开,最终汇聚于中心冲突场景,使人眼前一亮。色彩运用也是壁画的一大特色,九色鹿以白色为主,点缀九色矿物颜料,与国王的黑马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突显了善恶的冲突。背景中的山石倾斜布局,增强了画面的戏剧张力。
这幅壁画还展现了文化的融合。它融合了印度佛教故事、中原绘画技法以及西域艺术风格,如壁画中的马车形象就体现了中原元素。这种文化的融合使得壁画更具有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敦煌研究院将这一故事开发为青少年教育课程,通过填色互动的方式传播“与人为善”“惩恶扬善”的理念,并荣获国家级教学奖项。这一举措不仅使青少年在互动中了解佛教故事和壁画艺术,更在无形中传承了道德教诲。1981年上海美术制片厂改编的动画《九色鹿》也成为经典之作,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向观众传达了故事中的道德寓意。
敦煌莫高窟第257窟的九色鹿壁画是一幅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它不仅是佛教故事的视觉呈现,更是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通过欣赏这幅壁画,我们可以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同时也能深入思考道德和人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