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触发器是什么_s触发器原理_s触发器作用
RS触发器是电子领域中的基础构件,被誉为触发器家族的“基石”,因为它能够直接置位并复位。
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其基本构造。基本RS触发器主要由两个与非门交叉耦合而成。如图1(a)所示,这种巧妙的结构使得触发器具有独特的工作方式。图1(b)展示了其逻辑符号,小圆圈表示输入低电平有效。
这个触发器的两个输入端和,分别负责置1(置位)和置0(复位)。SD与RD上的逻辑非符号表明,这种触发器需要低电平输入才能使其状态翻转。这种状态翻转的过程被称为低电平触发。
Q和是两个输出端,当触发器处于稳定状态时,它们的状态是相反的。这个特性使得触发器能够存储和记忆信息。
那么,这个基本RS触发器是如何工作的呢?
根据与非门的逻辑关系,只要有一个输入端为低电平,输出就是高电平。只有所有输入端都是高电平时,输出才是低电平。让我们根据这一逻辑关系来分析基本RS触发器的工作原理。
当输入信号为=0、=1时:
1. 如果触发器原本处于0状态(Q=0),由于与非门的功能,会使B门输出Q=1,进而使A门输入a=1。这时,A门两输入端均为高电平,使其输出b=0。于是,触发器由0状态翻转为1状态。即使撤除输入信号,触发器仍会保持1状态不变。
2. 如果触发器原本处于1状态(Q=1),即使输入信号为=0、=1,触发器仍会保持1状态不变。
当输入信号为=1、=0时:
1. 如果触发器原本处于0状态,B门会翻转输出低电平(a=0),而A门因有低电平输入而输出高电平(b=1)。由于a=0,无论输入什么信号,Q=0的状态都不会改变。
2. 如果触发器原本处于1状态,交叉相连会使a=1、b=1,当输入信号=1、=0到来后,A门翻转,b从0变为1,于是B门翻转,触发器从1状态变为0状态。
在一个电子世界中,RS触发器是核心组件之一,其逻辑结构和工作原理令人着迷。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一下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表达式及其真值表,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工作特性和功能。
我们来关注其输入、输出及功能说明的真值表:
输入 输出 功能说明
0 0 0 禁止(不允许有效)
0 0 1 置位(置1)
0 1 0 复位(置0)
0 1 1 保持(=)
1 0 X 不确定状态(存在约束条件)
1 1 X 保持当前状态或转换状态(受约束条件影响)
从真值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基本RS触发器具有置位、复位和保持的功能。触发信号是低电平有效,属于电平触发方式。它存在一个重要的约束条件,即R+S=1。当两个输入信号都为0时,下一状态是不确定的,这是因为两个与非门的延迟时间无法确定所导致的。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同步RS触发器的主要特点:
1.同步RS触发器具有置位、复位和保持(记忆)功能。这意味着它可以根据输入信号的状态来设置、重置或保持其输出状态。
2.同步RS触发器的触发信号是高电平有效,与基本RS触发器的低电平触发方式不同。这种特性使得同步RS触发器在电平触发方式中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3.除了上述的约束条件R+S=1,同步RS触发器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触发器的翻转被控制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间隔内,而在该间隔以外的时间,其状态保持不变。这种特性使得触发器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
基本RS触发器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和特性的电子元件。通过深入理解其逻辑表达式和真值表,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对RS触发器有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