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暴雨成灾 多地又迎霜冻寒潮
近年来,山西省遭遇了多次极端天气事件的严峻挑战。其中,2021年10月的暴雨灾害与寒潮叠加的灾情尤为严重,而2025年的春季霜冻寒潮则对当地造成了多重影响。下面,我将综合这两个时期的灾害情况进行详细阐述。
一、2021年暴雨与寒潮叠加灾害
在2021年的那场灾难中,山西省遭遇了罕见的暴雨袭击,范围广泛,灾情严重。这场暴雨导致全省11个市、76个县、175.71万人受灾,紧急转移人口达12.01万人。倒塌房屋数量超过1.7万余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亿元。特别是在汾河河津段,遭遇了67年来最大的洪水,部分地区积水达到2米。这场暴雨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随后寒潮的到来更是雪上加霜,部分地区最低气温降至-9℃,消防员在洪水中冻得发抖。晋中灵石县等地因为道路中断,保暖衣物、药品等物资无法及时送达。这一切的困境,都是因为西风带冷空气与副热带高压持续交汇,形成了罕见的秋季持续强降水,叠加寒潮导致“救灾+御寒”的双重压力。
二、2025年霜冻寒潮动态
而在2025年,山西再次面临春季极端天气的挑战。4月11日,全省发布寒潮黄色预警,气温在48小时内骤降10℃以上,大同、朔州等地最低气温跌破0℃。仅仅十天后,再次迎来大风沙尘天气,北部地区出现-5℃的低温,农作物面临霜冻的威胁。到了5月初,霜冻预警覆盖太原、吕梁等地,地表温度低于0℃,正值生长期的瓜果蔬菜遭受冻害,农民的收成受到严重损害。而在冬季,大同出现大范围雨雪,3月多地遭遇沙尘暴和8级以上大风,气温断崖式下跌至-5℃,给农业和基础设施带来极大的挑战。
三、应对措施与建议
面对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山西省采取了多项应对措施。山西省气象台在2025年多次升级预警,如4月发布寒潮橙色与霜冻蓝色双重预警。专家建议通过烟熏、覆盖保温等方式减少霜冻对作物的损害。
当前山西仍需警惕极端天气的连锁反应,特别是农业和基础设施的脆弱性。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改进,山西省能够建立更为完善的应对机制,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