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酸奶称从百岁老人肠道采集益生菌
事件背景
一款酸奶产品因其在配料表中标注了添加的鼠李糖乳杆菌hsryfm1301益生菌菌株是从广西巴马百岁老人肠道采集筛选而来的,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巴马地区因其长寿居民众多,被誉为“中国长寿之乡”,而该企业则将这一独特地域的肠道菌群作为研发资源,进行了菌株的采集与筛选。
涉事企业对此次引发的争议作出了回应,承认其宣传用语过于直白,已决定优化包装上的相关表述。企业强调该益生菌菌株是通过专利技术从样本中分离培养出来的,与原始的粪便并无直接关联。
争议焦点
消费者对此次事件反应不一,多数网友表示对酸奶的包装感到不适,甚至有网友表示因此对整个酸奶行业产生了质疑。也有一部分人科普解释益生菌从肠道提取是常规操作,经过培养后已无粪便成分。对此,一些营养专家指出,人体90%的菌群分布于肠道,益生菌从肠道提取是科学合理的做法。企业在进行宣传时应当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引起消费者的误解和不适。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范志红表示,商业化菌株的研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直接从粪便中提取使用。
行业规范与营销争议
在合规性方面,我国对于益生菌类产品的审批非常严格,要求菌株来源、安全性及功能有明确依据。涉事菌株已经获得了专利,但在包装上是否必须标注其来源于巴马百岁老人的肠道仍存在争议。在营销策略上,企业利用“长寿之乡”的概念进行宣传,虽然这种描述是真实的,但却忽略了消费者的心理感受。此次事件反映了食品行业在科技营销与消费者认知之间的矛盾。企业在宣传益生菌产品的科技含量时,需要更加注意传播策略的使用,避免因表述不当而引发负面舆情。企业也需要平衡科学事实的传播与消费者的接受度之间的关系,以确保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消费者的满意度。
这次事件提醒了食品行业在营销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消费者的心理感受,避免因过于直白的描述而引发不必要的争议。企业也需要在产品研发与宣传之间找到平衡点,确保产品的创新性与消费者的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