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科技大
深入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加强“双一流”大学建设并推动教育强省目标实现,河南省教育厅新媒体特设专题栏目“落实党代会,争创双一流”。此次,我们重点关注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其自身优势、建设措施及显著成果。
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作为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坚实的基础。自1958年招收本科生以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该学科已成为国家国防特色学科,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A类,并成功入选“双一流”创建学科。其学科实力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材料科学和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该学科具有鲜明的优势和特色,如先进有色金属智造与加工、金属材料先进成型和材料摩擦磨损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学科还致力于解决我国重点领域材料“卡脖子”问题,服务于中国一拖、洛阳LYC轴承、中信重工、中铝洛铜等特大型和大型企业,形成了“设计-制备-加工-应用”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在建设措施方面,该学科紧紧把握国家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脉搏,注重产学研结合,形成了多个创新团队和科研平台。学科还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目前,该学科已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建设成果。在科研方面,学科团队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发表了大量高水平论文,获得了一系列专利。在人才培养方面,该学科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大量高水平的人才。
展望未来,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将继续瞄准国际前沿,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加强团队建设,提升科研水平,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通过不断的努力和,该学科将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和成就,为河南科技大学“双一流”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十三五”期间的辉煌成就与未来展望
在“十三五”期间,我们的学科坚守初心,贯彻“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争创一流,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基本原则,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已经成为我国新材料及先进制造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
一、思政建设硕果累累:
我们的学科在思政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所支撑的学院荣获了多项荣誉称号,如“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等。金属材料加工工程团队更是入选了河南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充分展示了我们在思政教育领域的实力和影响力。
二、创新实力显著增强:
在创新领域,我们的学科拥有共建高端轴承摩擦学技术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支撑平台4个,摩擦学与材料防护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支撑平台更是多达14个。这些平台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科研支撑,使我们能够在金属材料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多项突破。
三、师资队伍日益壮大:
我们学科的师资队伍中,不仅拥有双聘院士、国家级人才,还有一大批省级人才。这些优秀人才共同组成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队伍,为我们的学科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我们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我们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入选全国教学评估优秀案例。我们的本科专业全部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且均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我们的学生在国家级赛事中也取得了多项优异成绩。
五、科研成果丰硕:
我们的学科在科研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承担了大量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突破了金属材料领域的多项共性技术难题。这些成果为我国“新基建”领域提供了材料保障和技术支撑,获国家科技奖励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数量更是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六、对外合作日益加强:
我们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新材料及先进制造领域的发展。这些合作不仅提升了我们的科研水平,也为我们的学科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提高我们的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的新材料及先进制造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国际联合实验室和高校创新引智基地的支撑下,不断拓宽国际视野,深化与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和莫斯科动力大学的合作,共同构建“先进功能材料研究院”和“河南科技大学莫动理工学院”,为国际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
该学科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承担科技创新任务,突破技术瓶颈,攻克了一批制约行业产业的关键技术。不仅主持参与了多项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的编制,而且通过产学研融合,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获得了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其影响力和贡献得到了《光明日报》的专题报道和高度评价。
未来,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将聚焦先进装备制造、新兴战略产业和能源行业高端材料学科前沿,着重在电子信息功能材料、金属材料先进成型、先进材料延寿技术及可靠性等领域持续发力。面对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对战略性先进功能材料的迫切需求,学科将围绕芯片级高性能丝线材、大规模集成电路用超高纯金属材料等持续攻关,全面保障国家重大战略核心材料安全。学科还将瞄准全球智能制造和节能环保产业制高点,带动绿色低碳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并揭示苛刻环境下材料服役行为与失效机理,突破先进材料延寿技术,保障材料服役可靠性。
河南科技大学在创建“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通过凝聚共识、总体规划,全校形成共同创建“双一流”大学的良好氛围。学科人才和资源的集中与整合,不仅是简单的汇聚,更是优化与融合。学校积极引进国外优秀人才,互派学生及教师交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这种融合不仅促进了科技创新,更为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多个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例如,主持完成的“高性能铜基/银基丝线材关键制备加工技术”项目,成功突破了铜基/银基丝线材成分组织均匀性和尺寸稳定性控制的共性技术难题。这些成果的取得,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学术声誉,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产学研融合,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未来,学科将继续瞄准前沿领域,担当重任,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全面部署和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下,河南科技大学正全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亲自挂帅,成立“一流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创建方案,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得到精心打磨。这个宏大的项目不仅涉及到校内资源的统筹,更是一次全校上下一心、共同奋斗的历程。
宋克兴教授,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领军人物,他不仅是博士生导师,更是美国密西根大学的高级访问学者。他的学术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河南科技大学在高性能铜合金及先进制备加工技术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他的荣誉和成就,不仅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更是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见证。
对于未来的学科建设,河南科技大学有着清晰的规划和坚定的信念。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落实省委书记的要求,勇担使命、争创一流。需求导向,创新发展;方向凝练,高端汇聚;标杆示范,战略服务。这是他们的目标,也是他们的承诺。
在学科建设中,他们将以高端人才、科研项目、国家级平台等为依托,实施大项目、汇聚大成果,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宋克兴教授及其团队,正以此为契机,深化研究、追求卓越,力争在更多的领域取得突破。
河南科技大学将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形成强大的合力和集群效应,带动学校综合实力全面提升。他们不仅关注学术研究,更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国家的装备制造、新材料等行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创新被提及多次,成为最热门的词汇之一。这也预示着河南科技大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但他们有信心、有决心,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推动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国家创新高地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河南科技大学在学科建设上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他们仍将继续努力,勇攀高峰,为国家的科技发展、为中原经济区的崛起做出更大的贡献。在省委高度重视的战略布局中,“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被置于十大战略的首位。近日,省委工作报告强调要“提升高校创新供给能力,加强双一流第二梯队建设”。这一决策充分体现了省委将创新置于发展全局核心位置的坚定决心,彰显了其大抓创新的鲜明导向。在采访党代表、河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洪彬时,他详细阐述了这一战略的重要性。
王洪彬认为,科技创新和“双一流”创建为我省高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双一流”第二梯队的重要成员,河南科技大学肩负着重要使命。该校将加压奋进,积极推进“双一流”大学的创建,努力加强一流学科建设,以高标准推进先进制造学科群的建设。学校将积极融入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大目标聚焦、大项目承接、大成果产出等方面狠下功夫,力争在国家级人才、国家级创新成果、国家级奖项以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实现突破。
谈及河南科技大学的具体行动,王洪彬详细介绍了学校的两大重点建设项目。学校正在全力加快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两个学科的建设,致力于打造先进制造学科群,力争早日跻身“双一流”大学的行列。这一努力不仅是为了提升河南高等教育质量,更是为了满足广大河南学子对优质教育的渴求。
王洪彬对于学校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表示,河南科技大学将积极服务河南国家创新高地建设,推动河南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这所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学府,正在不断为河南乃至全国培养高素质人才,贡献科技创新力量。
本文由河南科技大学微信公众号提供,流产网推荐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阅读此文,不仅让我们了解了省委对创新的重视以及河南科技大学在创新教育工作方面的努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王洪彬书记对学校发展的信心和期待。让我们一起期待河南科技大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创造更多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