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
在《开学第一课》的舞台上,2019年的那一课让人记忆深刻。这是一场沉浸式的体验,五个与国旗紧密相连的感人故事,如画卷般展开,生动诠释了“守护国旗就是守护国家尊严”的深刻内涵。
首先让人动容的,是那些红色基因的传承。95岁的郭德贤老人,为我们讲述了在抗战时期,在白公馆狱中绣制五星红旗的故事。她说:“我们不知道五星红旗是什么样子,但我们知道它代表着希望。”这句话,仿佛穿越时空,把我们带回到那个充满硝烟与苦难的时代,让我们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崇高信仰和对新中国的无限向往。
接下来,是一位无腿勇士的攀登故事。夏伯渝老人,以坚韧不拔的意志,43年间五次挑战珠峰,最终在69岁高龄凭借假肢登顶。他展示的不仅仅是个人勇气,更是中国人坚韧不拔、勇攀高峰的象征。他所经历的艰辛,正如中国登山队为后来者开辟的“中国梯”,彰显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还有澳门濠江中学杜岚校长的爱国教育故事。在1949年,她冒着风险升起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如今,濠江中学的学生们回忆这段历史,让我们看到了爱国教育的力量。这种力量跨越时空,植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开学第一课》不仅仅是一堂课,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教育课。在这堂课上,航天英雄们与少年代表共同宣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振奋人心。这告诉我们:爱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像节目中那些平凡英雄一样,用行动去捍卫国旗所象征的国家尊严。
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学习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勇担时代使命。我们也要学好本领,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我们知道,只有我们努力,才能让五星红旗更加鲜艳,才能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