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假球事件 cba篮球假摔怎么判罚
一、CBA假球事件处罚结果(2023年引人瞩目的案例)
篮球场上,竞技精神至上,假球事件引发广泛关注。近日,CBA(中国篮球协会)公布了一则关于假球事件的处罚结果,涉及一场引人注目的比赛上海队与江苏队的消极比赛事件。
处罚结果如下:
1. 取消两队当赛季比赛名次和参赛资格。
对于这一严重违规行为,两队各被罚款500万元人民币。上海队主教练李春江因其在事件中的责任被禁赛5年,而江苏队主教练李楠则被禁赛3年。两队总经理也分别被限制从事篮球相关活动3至5年。
这一处罚结果源于中国篮协对两队的明确判定消极比赛,严重违反体育精神。经过纪律与道德委员会的审议,最终作出了上述处罚决定。
二、CBA假摔判罚标准详解
在篮球比赛中,假摔同样是一种令人诟病的违规行为。为此,CBA制定了明确的假摔判罚标准:
1. 当场判罚规则如下:
进攻端假摔:取消本次进攻,并判罚技术犯规。
防守端假摔:判技术犯规,对方获得2次罚球及边线发球权。
在无关紧要的位置假摔:仅判技术犯规。
2. 对于赛后的假摔行为,也有相应的处罚措施:
第一次假摔:警告并罚款5000元。
第二次假摔:停赛1场并罚款1万元。
第三次及以上:停赛2场并罚款2万元。
若累计假摔5次,可能面临联盟停赛审查。
裁判在判定是否假摔时,会依据以下标准:球员倒地动作是否夸张、接触力量是否足以导致倒地以及是否存在主动制造接触的行为。
三、争议判罚案例分享
在CBA的赛场上,也曾出现过一些备受争议的判罚案例。例如,在全运会赛场上,周琦因对裁判的双标判罚不满,连吃两次技术犯规被驱逐出场,引发外界对“黑哨”的质疑。在季后赛中,上海队外援梅肯在获得3罚后改判为2分的案例,也暴露了裁判临场判罚的失误问题。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详细了解CBA的相关规则与处罚规定,建议查阅CBA官方发布的《纪律准则和处罚规定》。希望篮球赛场上每一位球员都能秉持体育精神,为观众带来精彩纷呈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