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测量仪器_光学测量仪器光源 白光蓝光激光
《介绍光学测量仪器的三大类型:白光、蓝光与激光》
在光学测量领域,光源类型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测量的精度、效率以及应用场景的广泛性。当下,白光、蓝光和激光是三大主流的光源类型,它们在技术特性、应用场景以及成本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一、白光光源测量仪器
白光干涉仪,作为白光光源测量的代表,采用白光LED光源,能够实现纳米级的非接触式测量,适用于表面形貌结构分析。它的实时性优势让它成为工业生产中的得力助手,它对环境稳定性的要求也相对较高。例如,中图SuperView W1白光干涉测量仪,报价约96万元,是高端测量应用的不二之选。积分球均匀光源则更多用于传感器校准和遥感相机标定,如蓝菲光学的成像传感器校准积分球光源系统,提供了精确的光源解决方案。
二、蓝光光源测量技术
蓝光光源则在工业检测应用中大放异彩。其波长(435-480nm)对铜、铝等高反材料有着高吸收率,使得它在汽车零部件检测中能够替代传统的接触式测量,实现微米级的精细特征分析。15μm线宽的蓝光线激光模组,更是为精密加工测量和3D轮廓扫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新能源电池焊接检测中,蓝光激光器以其独特的优势,能够减少飞溅,提升加工质量稳定性。
三、激光光源测量系统
激光光源测量系统则以其超连续激光白光光源和激光雷达测试解决方案而备受瞩目。如EQ-99X LDLS光源,其波段覆盖170-2100nm,兼具氘灯/钨灯/氙灯功能,寿命超过9000小时。莱森光学iLight-LDLS同类产品则支持快速光谱测量。在激光雷达测试领域,蓝菲光学提供的LiDar测试解决方案,配合专业激光功率测量系统,为激光应用提供了全面的测试支持。
四、选型对比
在选择光源类型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其优势与局限性。白光光源以其纳米级的形貌测量能力著称,但环境敏感度高;蓝光光源则在金属件高精度检测方面表现出色,但设备成本较高;激光光源则适用于多光谱复合测量,但系统复杂度大。对于设备选型,从便携式的照度计到工业级的光谱亮度计,价格区间广泛,如便携式照度计约121元(得力DT-1300),而工业级光谱亮度计可达30万元(远方SRC-200M)。
白光、蓝光和激光三大光源类型在光学测量领域各有千秋,选择哪种类型的光源,需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预算和技术需求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