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8减肥营养棒骗局 医院卖的减肥营养棒
关于减肥营养棒的安全性问题及市场现状的
近期发生的"营养棒致肝损伤",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关于减肥营养棒的安全性问题及其市场乱象,有必要进行剖析和关注。
一、警惕三无减肥营养棒的风险
在杭州,一名40岁的女性因连续服用网购的"营养棒"导致药物性肝损伤。这一中的"营养棒"无任何成分说明和厂家信息,服用后出现了乏力、食欲不振、小便发黄等明显症状。经医生诊断,这种三无产品是导致肝损害的主要原因。目前市场上至少有1000多种药物(包括部分保健品)可能引起肝损伤,这其中不乏一些看似健康实则隐患重重的产品。

二、辨别正规医院销售产品的关键要点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减肥产品,如何辨别其真伪和安全性至关重要。要核查产品的批文,合法保健食品上应有"蓝帽子"标志及批准文号。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我们可以查询到产品的备案信息。产品的剂型也要符合规范,比如糖果、粉剂等形态的产品需符合相应的工艺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必须经过临床试验,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科学减肥的建议
对于减肥药物的选择,我们应当谨慎。目前我国仅批准了五种减肥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而对于健康减重,我们应遵循国际公认的方案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若遭遇虚假宣传或购买到问题产品,应保留相关证据,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在此,我们强烈建议广大消费者,购买减肥产品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并仔细核对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标识及备案信息。对于那些声称"不运动不节食就能瘦"的产品,应保持高度警惕,这类产品往往缺乏科学依据,可能会给身体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我们也呼吁相关监管部门加大力度,对市场上的减肥产品进行严格监管,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生命安全。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减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