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PIDUS计划试制2纳米半导体
一、技术合作与试制进程的革新
Rapidus在技术领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直接从40纳米制程跃升至令人瞩目的2纳米。这一壮举的背后,得益于IBM授权的纳米片晶体管架构技术。这项技术的引入,不仅为Rapidus带来了更高的集成度和性能优势,同时也预示着半导体行业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试产启动的消息更是振奋人心。早在2025年4月,Rapidus已在北海道千岁市工厂启动试产线。更令人瞩目的是,他们计划在同年6月向核心合作伙伴博通交付首批2纳米试制品。这一进展无疑为全球半导体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至于量产目标,Rapidus的雄心壮志显而易见。他们预计将在2027年实现量产,同时设定了雄心勃勃的良率目标从初期的50%提升至令人瞩目的80%-90%。这一目标的实现,无疑将极大地推动Rapidus在全球半导体制造领域的地位。
二、核心合作伙伴与业务拓展
博通作为全球第五大半导体设计公司,其与Rapidus的合作堪称强强联合。如果试制品性能达标,博通可能会将生产订单委托给Rapidus,这无疑是对Rapidus的巨大信任和支持。更重要的是,这一合作还将带动谷歌、Meta等终端客户的需求增长。除此之外,Rapidus还与日本AI企业Preferred Networks签约,为其AI数据中心开发专用芯片。这表明Rapidus正在积极拓展其业务领域,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Rapidus正在与30-40家企业进行代工谈判,希望拓展更多客户,聚焦定制化小批量生产。
三、财政支持与资金投入
日本对Rapidus的支持可谓不遗余力。他们已提供约1.8万亿日元(约874亿人民币)的财政支援,用于设备采购和技术开发。这一巨大的投入,无疑为Rapidus的技术研发提供了强大的支持。Rapidus还计划在2024年获得首台EUV光刻机,并派遣工程师赴IBM学习制造工艺。这些举措都表明,Rapidus正全力以赴推进其技术革新和业务发展。
四、行业竞争与挑战
虽然前景充满希望,但Rapidus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成本问题是一大考验。本土2纳米芯片的成本预计是常规芯片的10倍,如何平衡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是一大挑战。技术风险也不容忽视。Rapidus需要在两年内完成从试制到量产的工艺稳定性突破,这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台积电等竞争对手也在积极推进2纳米制程技术,Rapidus需要直面竞争压力。但无论如何,Rapidus的这一计划被视为日本半导体产业复兴的关键举措,其成败将深刻影响全球先进制程代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