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轻轻一扫 食品安全信息尽现
二维码技术的兴起,无疑在我们的生活中掀起了一股热浪。特别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其应用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在2013年的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创新技术展览会上,二维码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现场演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
在生产环节中,二维码被用于追溯原材料的来源;在流通环节,实现了产品批次的实时可查;在消费终端,产品信息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一目了然。这整个过程,依靠的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二维码,就能实现食品信息的全程追溯。这种现象被人们形象地描述为“轻轻一扫,信息尽现”。
最近几年,为了加强食品的溯源、物流监管、召回和防伪,不少食品包装上已经开始使用二维码标签。从规范条码标准、启动试点,到自主研发、市场推广,以条码技术为核心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逐渐呈现并日趋完善。
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的十陵禽业合作社是四川省第一家使用追溯管理系统的养殖型企业。该合作社引入了工业产品管理编码机制,采用全自动专用喷码设备,为每个产品喷上专用编码,标明生产农户、生产时间和生产批次。通过这种管理方式,每个产品都有了“身份证”,实现了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早在2000年就开始跟踪国际食品安全追溯相关工作,并最早把食品安全追溯概念引入中国。经过10多年的努力,以条码技术为核心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了推进我国食品安全追溯标准化,该中心完成了多个实施指南的制定,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与追溯体系的完善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加速了我国同国际标准的接轨。
食品安全可追溯信息系统在多地开展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自2003年以来,中国物品编码中心通过实施“中国条码推进工程”,在全国建立了多个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应用示范基地,覆盖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试点效果。
在2013年的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创新技术展览会上,上海矽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一种二维码技术,让食品“身份证”实现了实时监测。只要将贴有二维码的食品放在超市的查询机器上,马上就能显示出这包食品的“身份信息”。这种技术让食品追溯更加便捷,也让消费者更加放心。
以条码技术为核心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这一体系的建立,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与国外相比,中国在条码标准化建设以及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全覆盖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我们一定能够实现食品安全追溯的全面覆盖,让每一个消费者都能买得放心、吃得安心。于颖进行深入分析后表示,食品安全追溯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我们必须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面上进行深思熟虑。这不仅关乎物品的编码统一管理和商品条码的追溯方案在食品行业中的适用性,更是与国际接轨的迫切需求。随着o2o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二维码技术已成为移动支付领域的核心。而在食品行业,二维码所承载的可追溯信息愈发受到关注。这不仅提升了产品的透明度,更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透过扫描二维码,消费者能够直观获取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的信息,确保食品安全。对于食品企业来说,建立一套完善的二维码追溯系统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也是企业自我提升和应对市场变化的关键一环。深圳市博思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吕高仁也对此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认为,随着电子商务、物流、医疗等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快,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和RFID技术将在食品市场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的物联网战略布局发展,这些技术将在食品追溯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条形码和二维码技术的普及将大大提高食品追溯的效率和准确性,使得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的信息更加透明和可靠。这不仅是食品行业自我革新的必然趋势,也是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的重要手段。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条形码、二维码和RFID技术将在食品追溯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确保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