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监测验收
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评估,以下是针对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多维度验收报告。
一、技术功能验收
1. 智能预警能力
经过连续7×24小时的测试,验证了系统确实具备了自动抓取和识别敏感信息的能力。不仅如此,系统支持弹窗、邮件、微信等多种渠道的预警推送,确保了信息传达的及时性和广泛性。无论是在PC端还是移动端,系统都能实现同步响应,展现了出色的跨平台兼容性。

预警模块与预设关键词库的匹配精度检查也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信息分类准确率高达95%以上,显示了极高的智能预警能力。
2. 平台技术合规性
参照《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指南》,对系统的数据体系设计进行了严格的验收,确认其满足国家标准,如GB/T 28181、GB/T 30428.1等。系统的数据采集、存储及分析流程也完全符合规范,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服务标准验收
1. 人工监测与响应时效
服务方配备了专职团队,执行严格的7×24小时人工监测制度。通过实际测试,验证了非工作时段(如夜间)的预警响应效率同样高效。负面舆情从发现到推送的响应时间不超过30分钟,并且建立了完整、高效的危机应对流程记录。
2. 监测范围与覆盖领域
系统监测范围广泛,涵盖了经济、金融、环保、民生等重点领域,并且成功实现了多层级数据整合,如省级与市级平台之间的无缝联动。
三、管理制度验收
1. 制度配套与流程规范
经过审查,系统制定了完整的《舆情管理制度》,明确了舆情发现、上报、处置及复盘的全周期管理责任,并与服务商签订了服务质量抽查协议。服务商提供的定期运维报告详细记录了系统稳定性、漏洞修复及功能优化等情况。
2. 文档与培训验收
技术文档的完整性和合规性符合GB/T 8567《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的要求。所有操作人员都完成了标准化培训及模拟演练,确保了操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在技术、服务及管理层面均达到预期效能,为风险防控和决策响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该系统不仅具备先进的技术功能,还有高效的服务标准和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了网络舆情的全面监测和及时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