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身体健康 2025-08-20 10:42健康新闻www.jianfeiren.cn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又称耳石症,是一种常见内耳疾病,主要表现为头部位置改变时突发的短暂性眩晕。以下是关于这一病症的全面解读: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耳石脱落是该病症的主要原因。内耳前庭器官中的碳酸钙结晶(耳石)脱落并进入半规管,当头部转动时,这些脱落的耳石刺激神经,从而引发眩晕。耳石症主要分为管结石症和壶腹嵴顶结石症两种类型,其中后半规管受累的情况占到了大多数。头部外伤、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都可能是该病的诱因。

二、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表现为特定头位(如躺下、翻身、抬头)改变时出现的短暂眩晕(通常持续时间小于1分钟),同时伴随眼球震颤。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管结石症在发作前会有潜伏期,一般为1-40秒,症状先重后轻;而壶腹嵴顶结石症则可能立即出现症状,且持续时间较长。

三、诊断方法

1. 病史与体格检查:重点询问眩晕与头位变化的关系,同时排除神经系统异常。

2. 诱发试验:Dix-Hallpike试验是诊断后半规管BPPV的金标准,而滚转试验则用于诊断水平半规管BPPV。

3. 影像学检查:如MRI/CT主要用于排除小脑梗死等中枢性疾病。

四、治疗与预后

首选治疗方法是耳石复位,通过特定手法使耳石归位。对于严重者,可以辅以前庭抑制剂或手术。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具有自限性。部分患者可能会反复发作,需要定期随访。

五、注意事项

该病症需与“恶性头晕”(如小脑梗死)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恶性头晕通常会伴随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等。如果头晕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应及时就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注意保护头部,避免外伤,以预防该病症的发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有助于预防耳石症的发生。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虽然可能会带来短暂的不适,但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且具有自限性。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是预防和治疗该病症的关键。

Copyright@2015-2025 Www.jianfeiren.cn减肥人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