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翡翠原石场口
一、八大核心场口概述
翡翠的采掘,历经数百年的挖掘与,众多场口中,有八大场口以其独特的原石特征被人们熟知并津津乐道。
1. 大马坎场口
位于乌鲁江下游,以冲积矿床为主。这里的原石多为半山半水石,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其色调偏蓝,油性好,皮薄且磨圆度高,给人一种温润如玉的感觉。更为独特的是,其常有雾层出现,为翡翠增添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2. 帕敢场口
位于乌鲁江中游,是开发最早的场区之一。这里的山石以黑乌沙为主,水石皮薄透感强。其种水足、色泽鲜艳,被誉为“翡翠之王”,是众多翡翠爱好者梦寐以求的场地。
3. 莫西沙场口
坐落于雾露河上游,龙肯场区西南部。这个场口的翡翠以玻璃种、高冰种著称,皮壳多为翻砂或脱沙。其种老质细,刚性足,被称为“神仙场口”,产出的翡翠原石质量极高。
4. 木那场口
位于帕敢场区中部,紧邻雾露河。这个场口的翡翠原石盛产满色料,尤其是帝王绿、阳绿等高色料极为常见。其皮壳多样,带有标志性的“雪花棉”,为翡翠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美感。
5. 会卡场口
位于香洞场区东南部,原石沿河两岸分布。这里的原石皮薄色杂、裂纹多,但油性高。可出春色或满绿料,部分原石还带有红辣椒皮壳的特色。
6. 后江场口
位于乌鲁江支流康底江畔,以出产小件色料为主。其种老,抛光后颜色会加深,底质细腻但不出玻璃地,展现出一种别样的韵味。
7. 莫湾基场口
这个场口的翡翠块度小,常见豆绿、油青色。偶尔也会出现满绿高翠或帝王绿,皮下绿的表现尤为典型,为翡翠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8. 南齐场口
原石普遍有种,地质含铁量高易显底色是其一大特征。产出的翡翠无公斤料,以小件为主,展现出了别样的魅力。
二、其他重要场口及场区简述
除了上述八大场口外,还有许多重要的场区和场口同样值得注意。如龙肯场区,位于乌鲁河上游,以新厂玉为主;后江场区细分雷打场、加莫等场口;木坎场区则包含大木坎、雀丙等场口。这些场区和场口的翡翠原石同样具有独特之处。
三、场口的共性与差异
多数场口都分布于乌鲁江(雾露河)流域,这是它们的共性。每个场口的地质层埋藏情况不同,导致其皮壳、种水、颜色的表现都有所差异。如木那的独特雪花棉、莫西沙的脱沙皮等,都是各场口的独特标识。这些差异使得每个场口的翡翠都独具魅力,也为翡翠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