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流行,你怎么看?
随着网络文化的蓬勃发展,年度网络用语和流行语逐渐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涵盖了诸如“锦鲤”、“杠精”、“skr”、“佛系”、“确认过眼神”、“官宣”、“C位”、“土味情话”、“皮一下”等热门词汇。《咬文嚼字》编辑部也公布了“2018年十大流行语”,其中包括“命运共同体”、“店小二”、“教科书式”等词汇,共同见证了这一年的网络语言变迁。
这些热门词汇中,微博之夜流行榜更是成为年度流行的“风向标”。其中,“skr”以超过70万的投票数高居榜首,“官宣”、“C位”、“确认过眼神”等也跻身前十。微博作为中国最强的流行策源地,不仅明星在此活跃,各个垂直领域的优秀账号也崭露头角,共同推动着网络流行的步伐。
“官宣”这一词汇,源于明星赵丽颖的婚讯公布,迅速引爆网络,引发众多账号模仿,微博服务器一度出现访问困难。而“确认过眼神”这一词句,则源自林俊杰的歌曲《醉赤壁》,却在2018年意外走红,成为网络热词。
除了明星的推动,素人也开始崭露头角。支付宝的一场抽奖活动,让“锦鲤”这个词迅速走红。而“佛系”和“杠精”则代表了网友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虽然未进入微博之夜流行榜的前列,但在网友中的流行程度丝毫不减。
综艺节目的崛起,也成为网络流行语的重要来源。多个综艺节目贡献了多个网络热词,如《中国新说唱》中的“skr”,以及《偶像练习生》中的“C位出道”和“土味情话”等。这些热词不仅反映了综艺节目的关注度,也反映了网友对更具“网感”的综艺节目的强烈兴趣。
微博作为国民平台,月活跃用户达到4.46亿,其普及程度和网络影响力日益增强。年度网络用语几乎全部都是从微博上开始流行,成为流行文化的发源地。对于微博而言,其流行文化的地位远比几次服务器“被暴击”更为重要。从更多的娱乐事件背后,我们可以看到网友强大的创造力和由此催生的流行文化,如从“skr”衍生出的“热skr人”、“笑skr人”等热门词汇,甚至“王校长”吃热狗都被做成系列表情包,这些流行周边反而比娱乐事件本身更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