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打假人被羁押1004天获国赔52万

身体健康 2025-05-02 22:46健康新闻www.jianfeiren.cn

案件背景与司法程序梳理

在东莞市的多个繁华商业区域,有一个名叫黄林(化名)的个体行动频繁。他在多家商店购买了无中文标签或来源存疑的进口食品,尤其是那些疑似来自日本核辐射地区的商品。他以此为理由,向监管部门举报商家,并尝试向商家索赔。这一行为,在一段时间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时光回溯到2019年11月27日,黄林因涉嫌“敲诈勒索罪”被正式羁押。此案经过一审法院审理后,判处其有期徒刑六年。案件随后被发回重审,经过重新审理后,刑期改判为两年九个月。黄林并不认同这一判决,再次提起上诉。终于,在漫长的司法程序后,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3年11月8日二审改判黄林无罪。

国家赔偿结果详述

黄林被错误羁押的时间长达1004天,从2019年11月27日至2022年8月26日取保候审。对于这段痛苦的经历,法律最终给予了黄林应有的补偿。

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在2024年8月作出了赔偿裁定,支付黄林国家赔偿金总计524,289.76元。其中包括:

人身自由赔偿金:根据每日的赔偿金标准计算,金额为464,289.76元;

精神损害抚慰金:为黄林的精神损失提供了60,000元的补偿。

争议与后续进展

黄林对于赔偿决定持有异议,他认为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偏低,并且法院并未就错误羁押一事公开道歉。于是,他在2024年9月向东莞中院申请了重新审查赔偿决定。

这起案件也在法律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关于如何界定“职业打假”行为成为了热议的话题。法院在判决中明确指出,索赔行为在民事领域存在争议,但如果缺乏“非法占有目的”和“恐吓手段”,则不应被认定为刑事犯罪。

社会意义与警示

黄林的案件不仅仅是一起普通的法律案件,它反映了当前司法实践中对于职业打假人“维权边界”的审慎态度,也体现了刑法谦抑性原则的适用。对于广大的职业索赔人来说,这起案件也是一个警示,要注意合法维权与敲诈勒索的法律界限,避免因为对法律的不了解而陷入不必要的纠纷。也提醒司法部门在处理类似案件时,应更加审慎,避免过度刑事化干预民事纠纷。

Copyright@2015-2025 Www.jianfeiren.cn减肥人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