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案怎么回事 百香果案件原因
案件概述:百香果女童惨案
在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伯劳镇平心村,一场令人痛心的案件震惊了社会。那是一起关于一个年仅十岁的百香果女童杨晓燕(小名燕燕)被残忍杀害的案件。这一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
基本情况
2018年10月4日,杨晓燕在自家果园摘百香果后去村内收购点售卖。在回家的路上,她却被同村的杨光毅拦截。这位年仅29岁的男子对无辜的晓燕下手,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案件经过
案发当日,杨晓燕独自前往收购点,途中被埋伏在竹林的杨光毅拦截。杨光毅先是用暴力手段将晓燕掐晕,装进蛇皮袋带至附近山顶。当晓燕苏醒并试图逃跑时,杨光毅再次施暴,用树枝刺伤其眼睛、割喉,最终实施并抛尸。两天后,在家人劝说下,杨光毅向警方自首,同时交出了晓燕卖百香果所得的32元。
审理过程
此案经过了一审、二审以及最高法的介入。在一审中,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杨光毅死刑。在二审中,广西高院改判死缓,引发了舆论的强烈质疑。最高法于2020年5月介入此案,调卷审查后于11月指令再审。最终,广西高院再审改判死刑。2021年2月2日,杨光毅被执行死刑。
深层原因
这起案件的深层原因复杂,包括凶手长期行为异常、社会环境因素和家庭背景因素。杨光毅自15岁起就有盗窃女性内衣的行为,曾多次跟踪、骚扰同村多名女性。他在相同地点曾试图侵害其他女孩未遂。社会环境因素方面,村民对杨光毅的异常行为缺乏警惕和举报,存在群体漠视现象。家庭背景因素也对此案产生了影响,受害者家庭贫困,而凶手家庭对其行为缺乏有效管教。
社会影响与启示
这起案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二审改判引发的争议促使司法系统更加重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并引发了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邻里守望责任的讨论。最终改判死刑体现了司法对严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零容忍态度。希望此案能引发社会更广泛的关注,加强未成年人保护,让类似悲剧不再发生。也提醒我们要关注社区环境,警惕并举报异常行为,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宁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