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药学术推广模式简析
在过去的十年里,处方药营销中的学术推广方案日益受到国企的青睐。随着企业在年度营销预算中分配给学术推广项目的费用逐渐增高,这一策略的影响力愈发显著。
处方药营销的学术推广,简而言之,就是以药品本身的相关元素为出发点,通过引发医生的持续兴趣,认知和掌握药物使用的系统知识,进而推动药品的市场普及。具体而言,专业的推广团队或人员会及时将药品在医药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临床信息,通过拜访和专家推介的方式传递给处方医生。
成功的学术推广并非简单的宣教。笔者跟踪了多个杰出的处方药学术推广活动,发现专家宣讲的内容往往并非直接围绕药品展开,而是侧重于疾病成因、干预策略和指标检测等方面。通过这些内容的巧妙植入,真正让医生在无形中认知和接受药品的优势,这是学术推广的核心所在。
以辉瑞公司的立普妥(阿托伐他汀)为例,其在推广过程中并不直接宣传药品本身,而是通过与原卫生部合作开展医生继续教育,共同制定了“中国教育计划(ccep)”。这一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医生教育讲座,主要宣传成人血脂异常的防治方法。在讲座中,专家使用的核心教材并不直接涉及阿托伐他汀的推销,而是侧重于疾病的成因、他汀类药物的作用以及安全性等方面。通过这种方式,辉瑞公司成功奠定了阿托伐他汀在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地位。根据数据,立普妥在样本医院的销售额占据全部调脂药品的份额超过三分之一。
与辉瑞公司相似,诺华公司的代文(缬沙坦)也通过学术推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代文作为抗高血压药物的代表,其销售额一直领先。这一成功与其强调raas抑制剂在心脏、血管、肾脏的三重保护作用密不可分。诺华公司通过专家宣讲、临床研究等方式,向医生传递代文在降压的还能对心脏、血管、肾脏产生多重保护的信息。这种策略使代文在市场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成功的处方药学术推广需要深入挖掘药品所属品类的优势,通过教育医生、传递研究成果和临床信息等方式,让专家发挥作用的地方成为挖品类这栋大楼的地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药品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学术推广的成功不仅取决于药品本身的品质,更在于如何巧妙地将药品与医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从而获得医生的认可和支持。对于该药品的成功因素,我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感到困惑。在上市的众多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药品中,它的优势似乎并不突出,无论是在药物学还是临床运用方面,它都没有特别显著的优势。当我参加了几次诺华公司举办的学术会议后,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会议上的专家围绕着RAA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的优势展开深入讨论,强调了其在心脏、血管和肾脏保护方面的作用。而这款药品,虽然在其药物成分和临床运用方面没有特别突出的特点,却成功地将RAAS抑制剂的这些优势融入到自己的特点之中。
我们可以想象,在众多的ARB药品中,这款药品可能不是最强的,也不是最亮的,但它却像是一位善于融合、善于学习的智者。它知道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于是在研发过程中,将RAAS抑制剂的优势巧妙地融入到产品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并不是简单的模仿或者复制,而是一种巧妙的融合和创新。
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艺术家,他能够巧妙地将各种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这款药品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家创作出来的作品。它没有明显的优势,但它知道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如何巧妙地融合其他优秀元素,从而在众多的药品中脱颖而出。
诺华公司的营销策略也为其成功增色不少。他们通过学术会议、医学研讨会等方式,将这款药品的特点和优势广泛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认可这款药品。这种策略不仅提高了该药品的知名度,也为其赢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这款药品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而是其独特的融合能力、创新精神和诺华公司的营销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众多药品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