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家族办高校一年挣19亿

生活常识 2025-05-10 10:39生活常识www.jianfeiren.cn

中教控股:民办教育的巨头之路与争议之声

在当下教育产业的多元格局中,中教控股以其独特的运营模式与显赫的财务数据引人注目。近日,其发布的2022财年财报更是揭示了这一教育巨头的强大实力与未来发展潜力。

一、核心财务数据

中教控股在截至8月31日的2022财年中,年度营收飙升至47.6亿元,净利润高达19.36亿元,令人瞩目的是,其净利润率达到了惊人的40%。不仅如此,其净利润同比增长还达到了30%,显示了强劲的盈利增长势头。

该集团目前运营着14所民办高校及职业院校,其中包括2所海外院校,庞大的在校生规模达到了30.45万人,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某些知名的公立高校。

二、运营模式与扩张策略介绍

中教控股的成功并非偶然,其背后有着清晰的运营模式和扩张策略。

市场需求驱动:集团主要面向高考低分群体,提供本科或高职学历教育,满足学生的升学需求。其学费普遍较高,如本科年学费可达1万至2万元。

规模化效应:通过并购、新建院校,中教控股实现了快速扩张。2022/23学年新生注册人数达到了惊人的7.1万人,同比增长48%,显示了其强大的市场吸引力和扩张能力。

业务结构多元化: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贡献80%的收入,同时辅以中等职业教育和国际教育,形成了多元化的收入来源。

三、家族合作与股权结构透视

中教控股的崛起离不开家族的合作与股权结构的合理安排。于氏家族(于果)与谢氏家族(谢可滔)自2007年起合作办学,两家股比、管理职位均保持均衡,合计持股约64%,股权价值超百亿元。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99年,以江西蓝天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白云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发展壮大。

四、争议与行业影响

尽管中教控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伴随着争议与质疑。

高收费与教育公平争议:民办高校的学费普遍高于公立院校,对农村家庭而言负担较重。文凭含金量也受到质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资本化教育的舆论批评:有网友质疑民办教育过度商业化,认为高额利润背后存在“资本圈钱控制教育”的倾向。中教控股的高利润率和“三本之王”的称号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质疑。

两大家族通过规模化运营民办高校,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实现了年盈利19亿元的成绩。其模式也引发了对教育公平与资本化的争议。未来,中教控股将面临政策监管与市场需求的动态平衡的挑战。

Copyright@2015-2025 Www.jianfeiren.cn减肥人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