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冷成山冻了
近年来,山东遭遇了数次极端寒冷天气事件,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一、极端天气概况
在2025年3月初,山东遭遇了强冷空气与黄海、渤海暖湿气流的激烈交汇。由于半岛地形的特殊影响,形成了一场罕见的大范围暴雪,并伴随着持续低温天气。紧接着在同年2月,山东经历了一场历史性低温事件,局部最低气温达到了惊人的-14.3℃,同时伴随着暴雪、大风和道路结冰等多重恶劣天气。这些极端气候现象给山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二、极端寒冷天气的影响
农业是受影响最大的领域之一。暴雪和低温对小麦生长造成了严重威胁,积雪可能引发冻害,对农作物产生毁灭性的破坏。甘薯育苗大棚也面临冷(冻)害风险,农民们需要紧急加固棚体并增加保温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极端寒冷天气也对民生和交通造成了严重影响。在2025年2月的低温天气中,全省发布了82个气象预警。烟台、威海等地的暴雪引发了严重的道路结冰和积雪,给交通出行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而在2022年10月的大风降温天气中,最低气温降到了4℃,市民们不得不穿上厚重的羽绒服来应对寒冷天气。
三、应对措施与建议
面对这样的极端天气,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在农业方面,专家团队深入一线,指导农户们加固大棚、铺设保温膜,并增设加热设备,以减少冻害损失。对于育苗大户,通过电话远程指导他们采取应急措施,如使用覆盖物、加温砖等,以应对低温天气。
气象部门也持续发布低温、暴雪、大风等预警信息,提醒公众做好防范道路结冰和冻害的准备。公众也应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加强保暖措施,避免低温引发的健康问题。
针对大风天气,还需要重点检查暖棚结构的稳固性,防范积雪压塌的风险。
山东近年来频繁出现“冷成山冻”的现象,这主要与冷空气频繁南下及复杂气象条件有关。面对这样的极端天气,我们需要通过科学预警、农业技术干预和公众防护的协同应对,来减少损失和影响。我们也应该加强气候变化的研究和监测,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