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合适的电路板测试仪来提升测试效率
明确测试需求与场景,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
在进行测试设备选择时,首先需要明确测试的需求与场景,以确保选购的设备能够满足特定的测试要求。
一、测试类型选择
根据待测电路板的特性,如尺寸、异形设计等,以及检测目标,如连通性、电压、电流或复杂性能测试,选择适合的测试设备。例如,在小批量研发场景中,设备需要兼顾自动化与灵活性;而在量产场景中,则更需要注重效率与稳定性。
二、兼容性考量
若需与现有生产线或其他外接设备(如示波器)兼容,选择的测试仪需支持扩展接口,以确保良好的兼容性。
三、核心性能指标筛选
1. 精度与分辨率:选择具有高精度(如重复精度±3μm、分辨率1μm)的设备,能够精准识别电路板上的微小缺陷,减少误判和重复测试。
2. 测试速度:关注设备的响应时间及测试通道数量。例如,多通道测试仪可并行处理多个信号,显著提升测试效率。
3. 测试幅面:根据电路板的实际尺寸选择合适的测试台面,对于大尺寸的电路板,需选择支持≥700mm测试范围的设备,避免因设备限制影响测试效率。
四、自动化与智能化功能
1. 自动化测试:优先选择支持自动参数判读、波形捕捉及报告生成的设备,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工干预。
2. 远程控制与软件支持:具备远程操控和专用分析软件的设备能够简化操作流程,缩短调试时间。
3. 自校准与升级能力:选择支持固件在线升级和自校准功能的设备,确保长期稳定的测试性能。
五、硬件结构与可靠性
1. 机械设计:选择采用上下双滑轨、螺杆直连伺服电机的设备结构,以避免因振动导致的精度损失,确保设备的长期高效运行。
2. 探针寿命与维护:关注探针的寿命(至少≥5万次插拔),以及导向销的设计,以降低维护频率,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
六、成本效益与售后服务
在预算范围内选择耐用、维护成本低的设备。优先考虑提供快速技术支持和备件服务的厂商,以降低设备宕机的风险。
提升测试效率需综合考虑设备的精度、自动化水平、兼容性以及成本因素。例如,自动测试仪更适合研发与小批量场景,而飞针测试机和模块化治具则能满足量产需求。结合高密度的通道设计和智能化的软件,可以进一步优化测试流程,提高测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