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四川师范大学研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及相关艺术理论考研指南木风学长的经验分享
我是木风学长,音乐教育专业背景,考研成绩优异。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关于音乐艺术领域的考研经验及心得体会。
一、考研初衷
本科期间,我并未想过读研。随着大四的到来,我逐渐意识到研究生生活对我的吸引力。我的决定主要源于两方面原因:一是本科就业的压力,以及相对较低的薪资待遇;二是我对专业知识的热爱,希望进一步深入学习。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本科期间有过挂科经历,也不必气馁。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过去的成绩只是一部分,未来的无限潜力才是最重要的。
二、选择合适的专业和学校
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我主要考虑了学校所在城市的发展潜力和综合实力。一方面,我渴望回到家乡发展;另一方面,学校所在城市的发展也关系到我的就业前景。在选专业方面,我选择继续深造音乐教育,一方面是出于对本专业的热爱,另一方面,教师职业的前景也吸引了我。对于跨专业的考生,如果有兴趣并想从事教师行业,可以考虑音乐教育等专业。跨考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但成功后也会收获更多。
三、综合自身情况选择
考研的选择需要综合自身情况。如果你本科学校专业存在遗憾,研究生阶段可以冲刺目标学校和专业。无论选择音乐学院还是师范院校,都要结合自己的意愿和未来规划。如果你是文科出身、记忆力强,选择教育相关专业有优势。了解目标院校历年的招生情况也很重要,包括本科专业、学校、成绩等方面的限制。
四、关于非全日制和跨校问题
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如果你是在职想提升学历,可以选择;但对于应届毕业生,需结合自身情况。跨校考研时,每个学校的报录比不同,需要提前了解。一些学校推免生比例较高,跨考优势不明显。选择学校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初试复习时间线规划你的通关宝典
从基础到冲刺,一步步引领你走向成功之路
一、基础阶段
以目标院校官网发布的参考书目为蓝本,从3月到6月底,完成一轮全面的复习。梳理专业课框架,重点记忆,每天投入4小时,扎实走好每一步。
二、强化阶段
7月至8月,结合历年真题和资料,开始强化复习。对重难点发起攻击,扫除盲点,加强背诵。积累简答题和论述题的经验,每天保持4小时的复习时间,同时保持正常的作息,效率与身体并重。
三、冲刺阶段
12月份前,进行知识点的综合梳理,建立完整框架体系。掌握答题技巧和书写规范,进行押题背诵,做模拟题。对所有知识点进行最后一次巩固加强,查漏补缺,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了然于胸。
关于复习的小建议:
前期(3-6月):重心放在英语上,同时开始专业课的学习。英语要早做准备,减轻后期的压力。
中期(7-9月):开始政治的学习。选择领军人物的课程如徐涛强化班或腿姐强化班。继续加强英语的学习,尤其是阅读、翻译和作文。专业课方面,继续深化理解记忆。
后期(10-12月):关注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和考研大纲。加强冲刺复习,政治、英语、专业课都要把握方向,尤其是真题的和模拟练习。
公共课与专业课备考建议:
政治复习经验分享:
政治作为全国统考科目,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分析题。复习时,可先了解试卷分布比。时间允许的话,建议从7月份开始复习,先看基础班视频,再看书做题。后期以肖秀荣的书籍和题目为主,多次刷题,重点背诵。
英语复习经验及建议:
了解英语二的题型及分值分布是关键。试题分为四部分: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英译汉和写作。英语基础好的可以选择网课辅助,如唐迟的阅读、李旭的阅读等;基础较差的可以选择培训机构进行系统学习。无论如何,英语都需要长时间投入,尤其是阅读和作文的训练。
参考书单推荐:
政治徐涛强化、腿姐技巧、肖秀荣知识点精讲精练;
英语肖秀荣的历年真题及。
按照这样的规划,步步为营,相信你一定能在考研路上走得更稳、更远。备考策略的核心在于精准掌握阅读理解和写作两大题型。在这两个部分中,精读训练尤为重要。以下是关于如何备考以及如何进行精读的详细策略。
让我们聚焦于阅读理解部分。这部分是考试中的重头戏,占据了高达50分的分值。要想在这一部分取得好成绩,精读训练是基础中的基础。精读不仅是扩充词汇量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阅读技巧、深入理解文章内涵的关键。
关于如何做精读,关键在于四个步骤:
第一,分析题干。拿到一篇阅读文章,首先要对题干进行红笔勾画,明确每个题干中的重点词汇和出题点。这一步能够帮生从全局上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和方向。
第二,阅读文章。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要关注论点,忽略论据。论点通常带有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或者是某些重要人物的观点、某项研究发明的结论等。在阅读时,建议将之前错题中正确答案所对应的句子进行标注,这些句子往往包含了文章的核心论点。
第三,一一对应。回到题干,看清楚问的是什么题型,然后在文中寻找对应的句子来选出答案。阅读题型主要包括细节题、判断题、推理题和主旨大意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需要采用不同的解题策略。
第四,做笔记。笔记是思路的体现,需要简洁易懂。在笔记中,要勾画出每一段的论点,并重点掌握论点中出现的生词。对于题干和选项中的生词也要进行重点掌握。如果文章中的答案是一个长难句,需要对其进行句子结构划分,提炼出主要成分,并多次训练以提高熟练度。
接下来,我们谈谈写作部分。写作主要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报告等应用性短文,以及一篇说明文或议论文的撰写。对于应用性短文,考生需要根据所给情景写出约100词的短文;而对于议论文或说明文,则需要根据规定的情景或给出的提纲写出一篇150词左右的文章。
在备考写作部分时,除了进行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外,还需要重视精读的作用。通过精读训练,可以学习不同文章的写作结构和表达方式,积累词汇和句型,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还可以学习一些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如如何提出观点、如何展开论述、如何收尾等。
备考策略的核心在于精读训练。通过精读训练,不仅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提高写作水平。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精读训练,认真执行每一个步骤,做好笔记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记住,做精读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讲求速度做了十篇阅读比不上认认真真做一篇精读带给你的收获更多。前期不要在意自己的错误率,重要的是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文章的内容。踏实的步伐,走向成功的节奏英语学习和专业复习策略
一、时间分配的哲学
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每一步都需稳扎稳打。阅读,是英语考试中的重中之重。给自己设定的时间,如15至18分钟完成一篇阅读理解,是对自我能力的一种挑战与锻炼。难的篇章,稍多给自己些时间,如20分钟。而作文,更是容易得分也易失分的环节,宜早作准备,建议用时50至60分钟。完形填空,稍难,可放在最后做。
二、作文的魅力
大小作文,在英语试卷中占比较大,不可轻视。小作文内容简短,可背诵一些范文来应对。大作文多为图表类文章,要积累关于数据的表达及组织文章的逻辑句型。在精读过程中,不妨积累一些精华句子,背诵下来。书写也是决定分数的一个关键因素。建议每周背一篇范文,积累好的表达方法。
三、参考书单推荐
对于英语学习,推荐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和唐迟的《词汇的逻辑》。阅读方面,可以参照唐迟的《阅读的逻辑》和李旭的《阅读理解》。王江涛的写作课程也是不错的选择,其写作逻辑结构清晰,押题准确。
四、专业复习策略
对于艺术学基础336和646(以及841和840)的复习,首先要理解基础概念,做好知识点框架的梳理。第一轮复习(3-6月)要注重理解并背诵重点知识。第二轮(7-9月)进入强化阶段,巩固重难点。第三轮(10-12月)复习时,要反复记忆知识点框架,并模拟练习提高答题速度。
五、学习的脚步与坚持的力量
英语学习的路上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长时间的坚持一定会有收获。无论单词、长难句的翻译、阅读、写作,都要有所涉及并逐步提高。记住,前期慢下来,后期才能快上去。假期时可以利用恋恋有词的视频过一遍单词关卡。学习之路虽艰难,但只要持续努力,成功就会在前方等待。
现在就开始行动吧!以坚定的步伐迈向成功!书单推荐
针对艺术学基础、中外音乐简史和音乐综合理论等考试科目的备考,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参考书目推荐。这些书籍将帮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点,为考试奠定扎实的基础。
对于336艺术学基础和646艺术学基础理论的考生,推荐的参考书为《艺术学原理》,王一川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这本书对于艺术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是备考这两门科目的重要参考书籍。
对于841中外音乐简史的考生,推荐的参考书包括《中国音乐简史》和《西方音乐史导学》。前者由夏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后者由沈璇等著,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这两本书分别介绍了中国和西方的音乐历史,是备考这一科目的必备书籍。
对于840音乐综合理论的考生,推荐的参考书有《西方音乐史简编》、《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和《民族音乐概论》。这些书籍涵盖了西方音乐史、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以及民族音乐概论等多个方面,是备考音乐综合理论的重要参考。
这些书单是同学们备考的重要参考,但也需要配合其他学习方法和技巧,如做题、模拟考试等,才能更好地备考。同学们还可以参考一些已经备考成功的同学的建议和经验,这些可以在流产网等在线教育平台上找到。
在备考过程中,同学们还需要注重个人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都有所不同,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备考。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备考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本文推荐的书单旨在为同学们提供一些参考,希望能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在备考过程中不断、进步,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