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推广膳食结构多样化 抑制居民肥胖增长
日前,中国发布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这份重要的纲要旨在应对我国食物生产与营养需求之间的不匹配问题,以及居民营养知识的缺乏。在这个背景下,提出了全面的营养性疾病控制目标和食物生产目标。
据该《纲要》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将努力实现全人群贫血率控制在10%以下,其中孕产妇和老年人的贫血率分别控制在17%和15%以下。5岁以下儿童的生长迟缓率将控制在7%以下,贫血率也将控制在12%以下。居民超重、肥胖和血脂异常率的增长速度将明显下降。
这份《纲要》特别强调,近年来我国食物生产还不能完全满足营养需求,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问题并存,而营养与健康知识的普及也亟待加强。为了保障食物的有效供给,优化食物结构,改善居民营养状况,特制定了该《纲要》。
《纲要》还提出了具体的食物生产量目标。到2020年,全国粮食产量将稳定在5.5亿吨以上,油料、肉类、蛋类、奶类以及水产品等也将实现稳定的生产发展。
《纲要》还推广健康消费模式,提出了食物消费量目标。通过控制食用油和盐的消费量,推广健康的饮食习惯。到2020年,全国人均全年口粮消费将达到135公斤,食用植物油12公斤,豆类13公斤,肉类29公斤,蛋类16公斤,奶类36公斤,水产品18公斤,蔬菜140公斤,水果60公斤。
如果我们把这些数字放到每一天来看的话:口粮每天约370克,食用油每天约33克,蔬菜每天约384克,水果每天约164克,水产品每天约49克,豆类每天约35克,肉类每天约79克,蛋类每天约44克,奶类每天约99克。这样的消费结构将有助于我们实现营养均衡,促进健康。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中国青年报以深入了解。(来源:中国青年报,罗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