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与服务效果
1. 减肥产品
部分用户反馈服用其减肥产品后出现腹泻、腹胀、失眠等不良反应,且停药后症状消失。
产品成分含左旋肉碱和茶多酚,属于保健品范畴,减肥效果有限,需配合饮食和运动。
2. 物理减肥方法
通过经络按摩、点穴等手法促进局部代谢,效果因人而异,部分用户反馈体重下降明显(如一个月减13斤),但也有用户表示需长期坚持且需控制饮食。
宣传中提到的"不打针、不节食、不反弹"等说法存在争议,实际效果与个体体质相关。
二、潜在风险与争议
1. 健康风险
减肥产品可能导致腹泻、油脂便、睡眠紊乱等副作用。
物理方法如按摩不当可能引发皮肤损伤或肌肉疼痛。
2. 消费争议
存在隐形消费问题,如额外推销减脂膏(338元/瓶)、脾胃调理产品(1800-2800元)等,实际支出远超宣传价格。
部分门店宣传效果与实际服务不符,存在夸大嫌疑。
三、专业机构评价
1. 医疗机构观点
医生指出其物理方法对减肥有一定辅助作用,但无法替代正规治疗疾病(如高血压、脂肪肝等)。
抽脂手术等医美手段效果更直接,但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
2. 用户口碑
部分用户认可其手法减肥效果,尤其对局部塑形(如大腿、腹部)较满意。
多集中于产品副作用、价格不透明及效果反复。
四、建议
1. 优先选择科学减肥方式:控制饮食热量、加强有氧无氧结合运动,并保持规律作息。
2. 若考虑物理减肥,建议实地考察门店资质,明确收费明细,避免冲动消费。
3. 严重肥胖或需医疗干预时,应咨询正规医院专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