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那么久 你真的了解脂肪吗
人体内的脂类大致可以分为类脂和脂肪两大类别。
类脂,是一种“类似脂肪但并不是真正脂肪”的分子。它混合了脂肪的成分和非脂成分,显得独特而多元。而脂肪,也称为真脂、中性脂肪或三酯,占据了人体脂类的绝大多数,大约95%。它们大多存在于皮下、肌纤维间以及内脏周围的脂肪组织中,被人们通常称为“脂库”。脂肪的含量会根据营养状况和体力活动等因素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当我们谈论“燃脂”时,实际上在描述减肥过程并不十分准确。在燃烧脂肪之前,身体首先消耗的是热量,这些热量可能来源于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也可能是脂肪。在运动过程中,身体消耗的热量越多,形成的热量赤字就越大,随之减去的脂肪也就越多。
许多专家,包括塔波特博士,推荐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这种训练方式能在短时间内消耗大量热量。在相同的时间内,这种在难易度之间不断切换的运动形式,比稳定状态的运动多消耗一倍的热量。
那么,作为人体的一部分,脂肪具有哪些作用呢?
脂肪是身体储存和供应能量的重要物质。大部分能量都来自于脂肪细胞释放的脂肪。大脑是脂肪含量最高的器官,几乎达到了60%,每天都在为我们出谋划策。
脂肪中的磷脂、胆固醇等构成细胞膜的类脂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细胞得以维持其形态。可以说,脂肪对物种的进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脂肪还扮演着守卫的角色。皮下脂肪可以防止体温过多流失,阻挡外界热能进入体内,从而维持人体温度在正常范围内。内脏周围的脂肪则能缓冲外力冲击,减少内脏之间的摩擦。
脂肪还能让我们更好地吸收一些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降低慢性病发生几率的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及胡萝卜素等。这些营养物质的吸收需要脂肪的协助。
对于形体而言,脂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很多人希望减少特定部位的脂肪,但减脂通常是全身性的。有时候会出现“减脂必减胸”的误解。
那么,运动时流的汗是脂肪在燃烧吗?实际上,流汗与脂肪的消耗并没有直接关联。流汗主要是身体为了平衡体温而排出体液的手段。运动时,肌肉产热增加,如果产热量无法及时散发,体温会上升。这时,身体会排出汗液,将体温带出体外。每个人运动产热和热量发散的能力是不同的。脂肪除了作为能量库外,还具有很好的保温效果,所以胖的人在运动时更容易出汗。
脂类在人体内扮演着多种重要角色,而了解脂肪的作用和特性,有助于我们更科学地进行运动和健康管理。